汉景帝为何要将周亚夫置于死地(周亚夫简介) -mile米乐体育

作者:高成儿

在语文、历史课程中,周亚夫是个偶尔亮相的经典人物,他没有苏轼、屈原、欧阳修、李白、杜甫这些大牛曝光率那么高,但如果写作文,涉及到“纪律严明”一类的主题,很有可能会把周亚夫细柳治军的典故作为素材。在历史课本中,谈到中央与地方的斗争,文景之治的历史,必然会涉及西汉初年的七国之乱,而率领汉军平叛的统帅正是太尉周亚夫。

翻开班固的《汉书》,会发现周亚夫传紧随其父周勃,身为开国功臣的后代,周亚夫并非长子,周勃死后,继承爸爸爵位的当然也不是他。有一个看相的人对周亚夫说:“您三年之后会得到侯爵,又过八年,会成为军委副主席或国务院总理,身份高贵,位极人臣;再过九年,您就饿死了!”最后一句简直神转折,周亚夫听完都懵了,他认为这是无稽之谈。首先,老爸的爵位已经由哥哥继承了,就算哥哥没了,也有哥哥的儿子,完全轮不到我呀!又预言会当上军中或者政府的要职,既然都坐上如此高的领导岗位了,怎么还会饿死呢?荒唐!江湖骗子的话不足为信。

没想到最后都应验了。三年后,他的哥哥因为杀人犯罪,被判处死刑,爵位也废除了。一年后,汉文帝考虑到周勃生前为朝廷立下过许多功劳,决定在周家子弟中选一位合适人选,延续周勃的侯爵。大家都推荐周亚夫,认为他最有才能,文帝就封他为条侯。这里面有运气成分,如果哥哥没有犯法,周亚夫也不可能在这个时间点获得侯爵。可是机会一旦出现,他平时的努力就有了成果,周家上下才一致同意把他推荐给朝廷。

封侯爵可以靠爸爸的关系,想当上丞相、太尉就没那么简单了,这么重要的岗位,必须是皇帝高度认可的人才有机会出任。周亚夫靠什么征服天子?把军政要职心甘情愿地交给他?就是开头提到的两件事。

汉文帝后六年,匈奴大举进犯,朝廷任命宗正刘礼为将军,驻扎霸上;祝兹候徐厉为将军,驻扎棘门;河内守周亚夫为将军,驻扎细柳。汉文帝先到了前两位将军的大营视察,不是很满意。到了细柳营,发现周亚夫的军队纪律严明,皇帝的使者来了,卫兵不让进去,说“军中闻将军之令,不闻天子之诏”,文帝亲自来了,卫兵照样不开门,只允许使者进去通报,得到将令后,才把营门打开,但马车只能慢行,因为将军有限速的规定。见到皇帝后,周亚夫以甲胄在身,不跪拜,只行军礼。

銮驾回到长安,随行大臣都很震惊,说周亚夫太狂妄了,连最高领导的面子都不给,要求还那么多。汉文帝却赞不绝口,立即提拔周亚夫为中尉,还对太子说国家要是有急事,周亚夫是能够统帅兵马的人。这件事同样带有运气成分,周亚夫治军严明是一方面,汉文帝的态度是另一方面,刘恒这样的天子比较宽容,不计较,为汉家天下爱惜人才,换一个性情暴躁、唯我独尊的皇帝,周亚夫可能早就被治罪,甚至斩首了,更不可能推荐给下一任领导。

视察细柳为周亚夫赢得了赏识,平定七国之乱使他功成名就。叛乱爆发后,汉景帝想起先帝遗言,提拔周亚夫为太尉,率领中央军出函谷关迎敌。周亚夫审时度势,发现楚国军队单兵能力、行军速度在中央军之上,硬碰硬,恐怕朝廷还不是叛军的对手。他向皇帝建议:先让吴楚军队和梁王刘武交战,我们在一边作壁上观,等时机成熟了,断绝叛军粮道,再趁机出兵,必能大获全胜。汉景帝批准了周亚夫的计划,这简直是一箭双雕之计呀!第一有助于平定叛乱,减少中央军的损失;第二有利于削弱梁国实力,刘武是汉景帝弟弟,窦太后爱子,一心想把皇位传给他。此番正好借着七国之乱的机会,让叛军和梁军好好厮杀一番,起到间接削藩的作用。周亚夫的计策果然奏效,仅仅三个月时间,就将七国之乱平定,汉景帝对周亚夫更加器重,封他为丞相,真正做到了“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”。

可就是这样一位根正苗红、有能力、有功劳、讲规矩的丞相,最后却落得一个活活饿死的下场,凶手正是给了他机会、地位的汉景帝刘启。这又是怎么回事呢?因为周亚夫以国为重,太讲规矩了,什么事情都要按照制度来,哪怕是皇帝、皇亲国戚也不能例外。之前在细柳营坚持制度,把皇帝一度挡在了营门之外,没有让文帝不满。朝堂里的事情和军队不一样,不是所有的权势者都有文帝的胸襟,周亚夫几乎把上层重要人物都给得罪尽了。

第一个得罪的是梁王。七国之乱时,叛军猛烈攻打梁国,周亚夫在昌邑按兵不动。梁王就请周亚夫出兵解围,遭拒;他又给汉景帝上书,由朝廷命令周亚夫出兵,还是不为所动。因为周亚夫是站在全局考虑问题的,此时出兵对平叛没有好处,况且景帝批准了他坐山观虎斗的计划,梁国是否危急,损失大不大,不重要。刘武从此嫉恨上了周亚夫,每次进京都要给窦太后报怨,说丞相这不好,那不好,窦太后当然听宝贝儿子的,对周亚夫的印象就很差。

第二个得罪的是王皇后。窦太后想要改善婆媳关系,提出给王皇后的哥哥王信封侯。还说自己家兄在世时,文帝没有封侯,她一直感到遗憾。现在不想让儿媳也感到遗憾,就把王信的侯爵给了吧!汉景帝说要听听丞相的意见。周亚夫立即表示反对,当年高祖杀白马盟誓,没有军功一律不准封侯,否则天下人一起反对他。王信只不过是个外戚,靠裙带关系就要封侯,这让出生入死获得爵位的人情何以堪?汉景帝听完不吭声了,王皇后一家当然恨之入骨,财路被丞相给断了,窦太后的提议没有实现,心里也不开心。一个操作,同时得罪了皇后、太后,皇帝最重要的两个女人。

第三个得罪的是汉景帝。当时匈奴有重要人物投降汉朝,景帝准备封他们为侯,鼓励更多人“弃暗投明”。周亚夫又是坚决反对,这五个人有功劳吗?皇帝的命令显然违背了白马盟誓。而且卖主求荣的人都能封侯,朝廷又该用什么理由去教育那些想要投敌的人呢?汉景帝没有听从周亚夫的意见,坚决给五个匈奴人封了侯。

君臣最大的矛盾是在太子人选上。汉景帝最早立的是长子刘荣,后来想改立皇十子刘彻。丞相闻讯,又和皇帝干起来了。在周亚夫眼里,这是废长立幼的不良行为。按照正常操作,有嫡立嫡,无嫡立长,薄皇后已经被废,相当于国家目前没有皇后,现存的皇子中,刘荣是年龄最大的,没有什么过错,皇帝因为对他的母亲栗姬不满,就听从馆陶公主等人的建议,要把刘荣废黜,实在是不可取。汉景帝当然很不满了,这个天下到底还是不是刘家的天下?朕到底还能不能做主?说的话到底算不算数?接班人问题非常敏感,皇帝想乾纲独断,朕愿意立谁就立谁!周亚夫更多是站在制度、惯例的角度上,比较耿直,敢于和最高统治者提意见。忠心可嘉,也为自己埋下了杀身之祸。用“工于谋国,拙于谋身”来形容非常贴切。

无论前朝还是后宫,汉景帝接触到的都是周亚夫的负面评价。刘彻年龄还小,自己快五十了,身体也不行,周亚夫能力那么强,又身居高位,掌握一定的权力,在反对废太子的议题上态度鲜明。留下他,对新皇帝肯定是不利的,用刘启的话说是“非少主臣也”。为此,汉景帝动了杀心,先让周亚夫离开丞相岗位,随后又以他儿子购买铠甲做随葬品为契机,诬陷周亚夫要谋反,将他活活饿死在狱中。

回顾刘启的一生,他也是个狠人,尚未成年就用棋盘砸死了吴国太子;登基后,为了让叛军师出无名,他又把老师晁错活活腰斩。当平叛功臣屡屡和自己作对,他又痛下杀手,将威名赫赫的周亚夫也饿死狱中。最是无情帝王家,在汉景帝身上得到体现。站在履职的角度,周亚夫没有做错一件事情,他的意见都是符合规章制度的。可是皇帝、皇亲国戚为了自己的利益、喜好,往往去破坏制度,周亚夫这样“不识时务”的人,只能作为绊脚石被残忍抛弃。当初订立制度的是这帮人,带头违背的又是这帮人,让人哭笑不得。

发布于 2021-12-08 21:31:55
收藏
分享
  • 手机扫一扫
海报
0 条评论
52
下一篇:身份造假与销售话术(记者卧底世纪佳缘 揭秘“红娘”)
目录

推荐阅读

0 条评论

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,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~

忘记密码?

网站地图